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成立于2013年10月,是以人民邮电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为基础组建的中央文化企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的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业务包括科技、教育和大众领域的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数字出版以及音像电子出版等。2021年,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守正创新,围绕文化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要求,坚守文化事业建设者、工信事业支撑者、国企改革实践者的职责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承担国有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实施品牌化、特色化、数字化、多元化战略,持续做优做强出版主业,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出版阵地建设
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高度重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出版阵地建设,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一)做优主题出版。围绕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出版工作这条主线,充分发挥科技出版特色优势,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推进出版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策划出版了一批反映我国工业、通信业和科技领域辉煌建设成就的主题出版物,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长征:红星闪闪照我心》2个项目入选中宣部2021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二)严格质量管理。落实主办单位及出版单位职责,坚持政治家办社办刊,坚持把好政治导向关、价值取向关和格调品味关,单位一把手切实履行内容导向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总编辑对涉及内容导向问题事项具有否决权;严格执行“三审三校”、重大选题备案等制度,将导向质量管理要求落实到出版全过程各环节。建立健全图书报刊阅评制度,开展出版物年度质量检查,有效促进出版物质量水平提升。
(三)强化精品导向。组织开展集团优秀出版物评选,组建由中国编辑学会、韬奋基金会等专家组成的集团优秀出版物评选委员会,评选表彰2021年集团优秀出版物56种,进一步强化了集团精品力作生产的导向。
二、坚持双效统一,推动高质量发展
集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深化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社会效益为先,社会效益成果丰硕。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管理机制,推动所属出版企业高质量发展,连续四年社会效益考核为“优秀”。2021年,集团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优秀出版人物奖等10个奖项。“6G丛书”等5个项目入选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写给青少年的红色通信故事》等20个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下一站火星》入选“中国好书”年榜。《给孩子的科幻绘本》等一批图书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等荣誉。所属人民邮电出版社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核,荣获2021年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所属电子工业出版社荣获“首都文明单位”。
(二)坚持前瞻规划,提升产品体系优势。组织所属企业开展2021~2023年中长期选题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重点产品线和重点项目的规划布局,从选题源头加强产品体系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围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的要求,发布工信学术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评审立项107种学术著作和教材项目。
(三)加强出版创新,加快推进融合发展。加强政策引导,遴选支持出版创新试点,进一步探索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出版数字化转型。2021年,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5%,融媒体图书业务收入2.3亿元。邮电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出版融合旗舰单位”称号。
三、做强工信出版特色,赋能工信产业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不断强化工信出版特色,赋能工信产业发展。
(一)发挥专业出版优势,提供科技知识保障。建立工信学术出版基金,组织建设集成电路、5G产业知识赋能工程,2021年立项选题84种,服务关键产业发展的知识新需求。建设“国之重器知识服务工程”,累计出版200余种“两个强国”建设领域学术著作,凝结工信领域研究智慧。
(二)做强工信特色教材,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持续推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教材,服务行业人才培养。2021年,21种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荣获特等奖。共162种教材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三)加强信息服务业务,服务行业科研工作。服务发挥专业学术期刊优势,打造一流科技期刊,建成拥有6种核心期刊的信息通信学术期刊集群,传播工信领域学术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业百年发展史研究》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大课题,《“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发展指数》获工信智库联盟优秀成果一等奖。
(四)加强出版“走出去”,加强国际传播与合作。集团广泛开展对外版权合作,积极推动工信成果的国际传播。2021年,集团输出版权共353种。《物联网与北斗应用》等5个项目入选中宣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四、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效能
集团把2021年定为集团“深化改革年”,坚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效能,持续推动集团化发展。
(一)规范公司治理,提升管理水平。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集团治理,落实到集团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设立编辑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两个决策咨询机构,进一步提高领导机构的决策效率和专业化能力。健全制度体系,制定修订制度14项。加强部门协同管理和关键环节管控,逐步建立授权清晰、岗位责任明确、作业方式标准规范的内控管理体系,促进内控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有效衔接。健全预算管理的协调机制,提高预算管理质量,针对疫情对经营的影响,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和经营分析,防范系统性经营风险,资产财务管理和经营分析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优化发展机制,保障规划落实。围绕品牌化、特色化、数字化、多元化发展战略,制定集团工信学术出版基金管理办法和集团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暂行办法,进一步优化集团发展引导机制,为整体推进集团“十四五”各项重点举措提供充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集团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优化引才育才机制,推进名编辑、出版家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干部员工提供网络培训课程,抓好职称评审,高级职称人才比例进一步提升。继续完善工资总额管理,建立向一线岗位、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五、响应国家号召,做好扶贫帮扶
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工信部党组对扶贫帮扶工作的相关要求,开展了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脱贫攻坚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工信出版力量。
(一)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购买扶贫农副产品45.56万元,以行动为乡村振兴工作做出贡献。组织员工“一对一”结对帮扶南部县大中小困难学生4.42万元,为缓解其经济生活压力,贡献出版人的爱心和力量。组织895名员工参与部直属机关工会健步走捐步活动,累计捐赠2.85亿步,兑换捐赠部定点帮扶地区14.6万元。
(二)积极开展图书捐赠活动。集团立足优势,结合实际,坚持将文化扶贫、教育扶贫作为开展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学校图书捐赠活动。2021年,集团共向部定点扶贫县捐赠图书81.26万码洋。